首页攻略手游攻略正文

神仙道三天神哪个输出最高(按照神话传说来看,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了,商朝之前为什么可以干预)

发布时间:2023-08-21 03:40:21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按照神话传说来看,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了,商朝之前为什么可以干预

都说人间大舞台,舞台小世界。还有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神话传说也是如此。神话传说也是世人记载(编撰)的,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的翻版。

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遇到过好多妖精,但妖精的命运各不相同。那些有背景的妖精都宽大处理了,被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和托塔李天王带回天上去了。没有背景的都给老孙一棒打死、下场很惨。说明神仙跟凡人,天上和人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再回到主题上,为什么商朝时候,神仙直接参与了更迭呢?

首先,那时候的神州属于洪荒时代,各路妖魔鬼怪,有善有恶,思想觉悟非常低,没有什么法制观念,都是各行其是。好多神仙还都在修行阶段,属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就像是军阀混战,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没有一个服从的权威,也就是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

你修炼好了,就有小喽啰跟着你混,也没有什么目标,一高兴就去人间到处转悠,看什么不顺眼出手就打。很有点像时候,没有一个权威,谁也不服谁,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当时的天庭诸神也是刚刚修成正果,别说秩序没有建立,就是各机构也没有成立,甚至成立机构了,好多职务也是空缺。天庭也像人间一样,有立法机构,起草规矩的。有司法机构,负责定罪量刑的。也有执法机构,还有管封赏和神事的组织部,管普法和弘扬正气的宣传部,管伙食的,管粮草的后勤部。

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担任个官职弼马温,管喂马的。

而玉皇大帝也不能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要出面将天下大乱变为天下大治。如果任由人间盛行,正义被践踏,生灵涂炭,他这领导当的也不算合格,说不定那些妖魔鬼怪还会成了气候,危机他的地位。

所以玉皇大帝才会派姜子牙去辅佐周文王,收复那些妖怪,最后对他们封官许愿,顺便充实自己的干部队伍。随后就连纣王都被姜子牙封了神,而被封神意味着受约束,一举一动要遵纪守法。这就好比宋朝皇帝诏安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一样,让他们为国家效力,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但有一点,不能再落草为寇,更不能骚扰百姓了。

这些妖怪到了天庭,肯定要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再也不能违法乱纪,不能随便到人间去,更不能像以前那样插手人间政务。

即使是玉帝自己的权力也要纳入一个法治轨道。

比如需要改朝换代了,就像姜子牙那样先要下凡,以凡人的身份去替天行道。不能跟商朝的时候,神仙妖怪直接开打,把人间搞得乌烟瘴气。一句话,人间的皇帝和大臣是奉命下凡的,如果犯错了,玉帝还是要管的,不会让他们为所欲为,但惩处的变了。

比方说,据【说岳全传】记载,南宋皇帝赵构在祭天的时候,礼仪上犯下一个错误,惹得玉帝大怒,但玉帝再不高兴也不能立即派神仙来惩罚。只能派赤须龙教训教训他,于是赤须龙就下凡了,它就是金兀术。可是这赵构的皇帝还没做到头,也不能违约呀,接下来就让大鹏鸟下凡为南宋保驾护航,那大鹏鸟就是岳飞。

而 水浒传第一回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梁山泊上的许多好汉野蛮甚至可怕的原因就和洪太尉误走妖魔有根本上的关系!

洪太尉受皇命去龙虎山上清宫请张天师,在得知张天师已经去了京城后,洪太尉就顺便在龙虎山游览了一番,在游览到伏魔殿时,他不听群道劝阻,硬要到里面看看,结果将伏魔殿中一百零八个魔君放了出去,而这一百零八魔君后来就转世成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

上清宫的道士说的清楚,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下凡去了人间,必然会恼下方生灵,他日必为后患!但是,宋朝之后,玉帝那里的法制越来越健全,潘多拉魔盒也管理得很严格。此后的朝代更迭采用更隐秘的,一切都是更有序的进行,再没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像封神榜一类的神话传说很难见到了。

纣王到底做错了什么

纣王七年三月十五日,正是女娲娘娘诞辰纪念日。商纣王忽然心血来潮,前往女娲行宫降香祝贺。当他来到了女娲行宫,看了女娲圣像之后,顿感女娲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不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不由得感慨不已。

感慨万千之余,商纣王命随从取来文房四宝,挥毫濡墨,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商纣王倾慕女娲美貌而意淫的黄色诗作。虽然当时首相商容认为,天子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而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必然获罪于神圣,实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但商纣王不仅不以为然,反而对自己的诗作洋洋得意。

当女娲从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回宫之后,便看见了粉壁上诗句,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商纣王乃无道昏君,不能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渎,真实可恶之极!于是,女娲决心给他一个报应性的惩罚。

《西游记》中,太乙救苦天尊乃四帝之一,地位比如来还高,为何要“下座”迎接孙悟空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太乙救苦天尊在天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他跟玉帝一样,是从所谓的天庭六御中剥离出来的神圣,玉帝做了大领导,他做了青华大帝,剩余的四御又叫做四帝。这等于是说,在整个神仙系谱中,他仅仅次于以太上老君为代表的三清,就是跟玉帝比,似乎也不遑多让,也只是名分上稍微有点区别。从当时天庭架构下的实际神仙界权力上看,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和南极长生大帝一起作为玉帝的左辅右弼,他对整个神仙道包括天庭班组编制都有监督、监察、察举、纠错、引荐、保举的权力,就类似于六卿中的御史大夫怎么个角色,而且看起来似乎还有点兼职宰相的意思。一句话,你行不行,在以天庭为中心的神仙道这个体制下,你能不能被真正认可,吃得开,混得好,那都要看他的脸色,人家说得上话,有话事权,有尚方宝剑

如来虽然是西天的大领导,可是呢,不好意思,他依然属于名义上的神仙体系下的五方五老之一,即是说,按梁山好汉排座次的说法,如来要排在三清、四帝之后,太上老君、玉帝,包括太乙救苦天尊,都要比他高一个两个格。

那么问题来了,孙悟空去妙岩宫找太乙救苦天尊帮忙,他老人家都要亲自下台阶来迎接齐天大圣,而如来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直呼美猴王“猴子”的名号,这就奇怪了。按理说,太乙救苦天尊比如来这个五方五老要地位高不少的呀!怎么面对同样一个孙悟空,两者竟然会有如此完全不同的态度呢?连青华大帝都下阶相迎,如来又凭什么端怎么大架子呢?

其实,这就跟上班一样,一个人对待另一个人的态度,基本取决于你的职务,你的位子,领导坐什么位子,你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屁股决定脑袋。当然,实力,工作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不然要你干什么?哪个公司是会养懒汉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从这三个相关人物的职业生涯来分析,天意就哭天尊、如来和美猴王孙悟空,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从属于什么样的派系山头,争的又是什么利益。

第一、齐天大圣的名号:对太乙救苦天尊比较有用,对如来就不好使了。

(一)太乙救苦天尊对孙悟空的逢迎:符合礼数,职业需要,是有修养的表现。

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的名号,确实有点搞笑,因为啥呢?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闹出来的,硬生生地从玉帝那里强要来的,别说作为天庭大领导的玉帝不乐意了,就是下面很多人也不高兴,不信你看,至少托塔天王李靖和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这父子俩就很不舒服,就是天蓬元帅猪八戒也高兴不起来,也是,人家为孙猴子费了多大的劲儿啊!而且,大家都很清楚,孙悟空这个所谓的齐天大圣,其实就是个噱头,浮名,完全的虚权,嗯,玉帝这套路,出牌跟宋太祖赵匡胤有点类似,杯酒释兵权,给你猴子好吃好喝,叫你远离了花果山是非之地,不再占山为王,跟天庭明着干,搞对立,搞小山头。

没错,齐天大圣实际上,他的属下同事依然是弼马温时期天宫御马监里面的那些个老伙计,换汤不换药,既没什么大排场,也没高管的薪水。可是呢,这名号有时候还真有用,玉帝作为天庭大领导,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齐天大圣这个名号,虽然真的很虚,除了玉帝本人,天庭管辖下的其他人还就得认真对待,一字并肩王的噱头,可不能小觑了,至少礼数上是要讲究的,虚面子是要给的。就是尊贵如太上老君这样的三清级别的,有时候也不得不喊孙悟空一声”大圣“。

“爷爷,外面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太乙救苦天尊听得,即唤侍卫众仙迎接。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见了行者,下座来相见——《西游记》

亲,你且来看,太乙救苦天尊走这一道程序有点意思。

先是侍卫众仙把孙悟空迎接到宫中,然后,太乙救苦天尊才从宝座上下来相应,互相施礼。九色莲台,看来比如来八色莲台要高一个等级,也是,在《封神演义》中,西方教准提、接引十二莲台被一只神奇的蚊子给吃掉了四品,成了八色莲台,难道这蚊子是昊天指使的?还真有可能。细思极恐。

行者朝上施礼,天尊答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想是功行完了?”——《西游记》

青华大帝对上齐天大圣,你下台阶相迎,我赶前一步接上,彼此行礼,打招呼。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是天庭这个大办公室的同事,都属于高管,金领,互相给面子,帮衬,这不是应该的嘛!面子都是互相给的,不信你看,太乙救苦天尊给面子,下阶相迎,孙悟空这个顽劣的猴子也是恭恭敬敬,又是施礼,又是拍肩膀。

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西游记》

你看看,谁说孙悟空不懂事理了?谁说孙猴子总是冒冒失失了?那要看是谁了,他对孙悟空什么态度了,够不够朋友,有没有给面子。在整个西游世界里,能叫孙悟空如此礼遇的,怎么安生的,心甘情愿,认真搞礼节的,除了菩提祖师,也就青华大帝怎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了。

孙悟空对太上老君和玉帝都是直呼”老倌儿“,其他就更别提了,什么福禄寿三星,那都是”弟弟“。孙猴子有多大毛病,无非好点面子,多坦诚,多率性,多阳光啊!交这样的朋友,值。

当然,要是玉帝或是太上老君来的话,太乙救苦天尊就应该不但要下莲台宝座,而且会亲自出门迎接,顶头上司,全礼,不一样的。有礼有节,高人。

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西游记》

孙悟空推倒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树,去求高人医治,找了东海方丈山的东华大帝。

他们是个什么情况呢?怎么个见面礼?

孙行者是”觌面相迎“,东华大帝则是”慌忙回礼“。什么意思呢?孙悟空走得急,镇元大仙有时间限制,比较莽撞,不等门童回报,他就莽撞地跑了进来。所以你看,你忙我也乱,不过看起来也是高管与高管的对接,东华大帝喊的也是”大圣“,齐天大圣的名号,也不是什么唐僧的大,不是一个系统的。

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要见师相。”众灵官听说,随报。祖师即下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作礼道:“我有一事奉劳。”——《西游记》

小西天假雷音寺遇到黄眉怪,孙悟空去搬救兵,找上了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气场也不小,武当山有500个灵官,九天荡魔祖师,玄天上帝,牛气。亲,你还记得吧?一个王灵官就硬生生地把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给挡在了凌霄宝殿门外,这可是整整500个灵官呢!

真武大帝走出宝殿,亲自迎到太和宫,办公的地方。这面子足够大,所以你看,孙悟空也相当有礼貌。

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西游记》

真武大帝这话就更有意思了,信息量非常大,很好地说明了天庭的礼节问题。

真武大帝得这个名号,是因为他曾经奉了玉帝大领导的命,剿灭了东北部北俱芦洲的妖魔;后面他卸甲归田,到武当山隐居,奉的是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的法旨。亲,你看出来门道了吧?真武大帝的意思是,他已经做了陶渊明了,而且得到了元始天尊的批准,就是玉帝也不大灵光了。齐天大圣光顾,寒舍蓬荜生辉,我也只能给你派遣几个手下了。

礼节一定要有,主意也是拿定了,分寸拿捏得相当到位,人情有了,面子上也说得过去,孙悟空没什么意见。你看看,能做到天庭的高管,能成为北冥霸主,真武大帝那必须要有真本事——不但道行高深,高层交际手段也相当高明。

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为什么人家就是公司高管,金领呢?越是高层,人家越讲究礼节,很平稳,有礼有节,懂和谐,懂团结,平等对接,上下疏通,劲儿才好往一处使。

(二)如来的高高在上与不可一世:说白了,你孙猴子跟我就不一个系统的。

五方五老,如来是怎么个角色定位。可是呢,亲,你不要忘记了,他还是西天的大领导,灵山雷音寺的掌教人,。

从这个层面上讲,等于是,西天也是一个山头,独立的一个全资公司,如来就是法人,是代表,是一种虚拟的独立人格,不受其他企业控制,真正能跟如来说上话的,就是燃灯古佛,西方教的前辈,老资格,老股东。

而天庭呢,玉帝是出面的大领导,董事长,真正的掌舵人则是背后的三清,比如太上老君,妥妥的大股东,份额在这儿摆着呢,在董事会中有绝对的话事权。

齐天大圣的名号是玉帝这个天庭大集团给的,属于吃"暗股”,吃“空股”的,跟西天集团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庭和西天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信你看,太上老君一味地维护孙悟空,又是暗送仙丹,又是明送火眼精睛和铜头铁背,死保孙猴子,还不就是为了叫玉帝和如来搞竞争,保持天庭大集团的竞争活力嘛!嗯,有竞争,有动力,才能推进技术革新,最终推动社会进步;搞垄断,一家独大,万夫所指,最近你看,好几位商界大佬就被警告了,作为消费者来说,也是希望这样的,俗话说得好,货比三家,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嗯,玉帝请如来,可以,大天尊嘛,给面子,都是董事长级别的大佬;道祖请,那就更可以了,面子太大了,太上老君看得起他,那是他的荣光。从安天大会回来,第一件事情,如来就是跟西天的同事们通报他在天庭的礼遇,玉帝大领导给的巨大的面子。亲,你且来看,大领导也是好面子的呀!

美猴王这下不灵光了,齐天大圣,这个名号不够用了,如来看不上。如来就心说了,来来来孙猴子,你有几个铺面,有几条街?甭跟我提什么菩提老祖,他老人家不出来说句话,我权当不认识,没怎么个人,揣着明白当糊涂,你奈我何?

再说了,所谓的西天拜佛求经,说白了,不就是对你猴子的招聘考核嘛!别忘了,你是打工仔,我如来是大老板,以后做斗战胜佛,高管,那也是在如来手下打工嘛!金领也是员工,跟老板不是一个层面的。嗯,一个如来神掌就搞定了孙猴子,招安了。

所以你看,如来不用给齐天大圣多大的面子,孙猴子跑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去掉了齐天大圣这个光环,孙悟空还剩什么呢?弼马温显然不能提,美猴王也就是耍耍酷,花果山的山大王?摆地摊的小本生意,也就卖个烤肠、煎饼果子什么的,你凭什么叫西天集团公司的大老板如来给那么大面子呢?

第二、九灵元圣与一场猴戏:太乙救苦天尊对孙悟空确实理亏,如来则不然。

我们说,所谓的西天取经计划,其实就是对取经人的一场终极考核,嗯,炼狱式的强行招聘,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没得选。背后的太上老君则是坐山观虎斗,提庭竞争力,给玉帝一点压力。

没错,这就是一场猴戏,耍猴的。而孙悟空和唐僧师徒则是被蒙在鼓里的,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这一番操作,他们是不知道内幕的,是个哑谜,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府元宵节的灯谜。

(一)冤有头债有主:九灵元圣挑事,他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脱离不了干系。

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若得他灭,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他人莫想擒也。——《西游记》土地山神

九头狮子这么犀利,光他一个徒孙黄狮精就搞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吃饭家伙,什么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降妖禅杖,全给没收了。孙悟空师徒几个也被一口一个生擒活捉,后面请来多少神圣都急切拿不下。什么神圣,怎么厉害呢?这土地就提示了,九头狮子叫九灵元圣,要去东极妙岩宫找高人才能行。土地这样的小仙儿,连九头狮子的主人名号都不敢提。

齐天大圣也不是吃干饭的,天庭上了那么些日子的班,这办公室里就有怎么个同事啊!原来是太乙救苦天尊搞的鬼,故意来找事情,阻挠取经路,得,走一遭。

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天尊闻言,即令仙将到狮子房唤出狮奴来问——《西游记》孙悟空

太乙救苦天尊是怎么接招的呢?

1、以礼相待,高规格,亲自下阶迎接,先给足面子,安抚,预先做好铺垫;

2、问狮奴,是看守九头狮的奴才的错,推卸责任,减轻负担;

那奴儿垂泪叩头,只叫:“饶命!饶命!”天尊道:“孙大圣在此,且不打你。你快说为何不谨慎,走了九头狮子——《西游记》

3、都是狮奴的错,先解决问题,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要责罚,不能当着最贵客人的面打。看看,亲,你就说吧,这太乙救苦天尊也太会说话了吧。

这就如同俩小孩调皮打架一样,吃了亏的带着孩子,来说事,评理;另一方一般就会当面训斥自家孩子,甚至故意说些狠话,要打孩子什么的。人家一看这架势,得,理也有了,面子也过去了,这事儿就算完了,指不定还会劝说,不要打骂孩子什么的。——这就是调解小孩玩闹的正确打开,双方都拧着,不是什么好事。

尊道:“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唤做轮回琼液,你吃了该醉三日不醒。那狮兽今走几日了?”——《西游记》太乙救苦天尊

4、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天尊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太上老君,说是九灵元圣吃了太上老君给他送的酒,喝醉了,撒野去了。等于是实际暗示了,他是受太上老君所托,才这样干的,情非得已,多多谅解。

这话叫孙悟空怎么接?礼数很周到,道理也摆明了,里子面子全给了,得,忍了,认了。

“你且起来,饶你死罪,跟我与大圣下凡去收他来。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西游记》

5、训斥看门人,然后亲自去收服九头狮。我确实有理短的地方,这九头狮怎么说都是我的坐骑,我去搞定,坐骑惹出来的麻烦,主人来解决。

“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孙大圣,你去他门首索战,引他出来,我好收之。”——《西游记》

6、九灵元圣也是得道的真灵,本事也不小。我不来,你孙大圣的麻烦可就大了,这也算帮忙吧。将功补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要不依不饶的,这道理根本就没办法说清楚,你找谁评理去?太上老君吗?你猜他老人家会怎么说?编故事,老套路。你说是我干的,我说是他干的,车轱辘话,没个头尾。

不信你看,青牛精下界作妖,金钢琢露了一手,给取经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可是呢,诸天神佛,没有一个敢说知道底细的,就是如来,也送了李老君十八粒金砂,整整十八座金山,才拐弯抹角地稍微提示了一下孙悟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只独角犀搞事情,太上老君就推说是观音菩萨要他这么干的。道理是讲不清楚的,人家压根也没真想给孙悟空讲道理。

给个礼遇怎么了?啥事就解决了,这样,不是很好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二)如来的明牌:孙悟空不懂到好说,就是知道,那也无妨——摊牌,考察你,锻炼你,提拔你,都是为你好。

取经计划,这对如来来说,就不一样了。

从如来和西天的角度说,他就会认为这是对孙猴子的恩赐。

1、孙悟空大闹天宫惹了众怒;

2、玉帝一心要拿下孙悟空,治罪,打杀;

3、如来出手,把孙猴子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虽然吃铜丸喝铁汁,可是命保了下来呀!嗯,有救命之功;

4、给出路,指点明路,西天取经,释放了孙悟空,还给他找工作;

5、前途光明,待遇优厚,成佛成圣。

6、量身定做。西天拜佛求经,就是给你们量身定做的,都是为你们好,如来亲自量身打造怎么个计划,用心良苦,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你看,如来就认为,各种妖魔鬼怪,各种磨难,这都是对新招聘来的员工的一种考察,试用期,虽然暂时薪水微薄,甚至都得一路沿街乞讨,可是呢,一旦成为斗战胜佛,成佛成圣,进入西天集团公司,也送你一份股份,做高管,进入管理层,董事会。这不是恩赐是什么?我佛慈悲,善哉善哉。看,如来视孙悟空是他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招募的新职员,他是大老板,会给薪水的。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也就不用给他什么其他面子了,一句话,好好跟着我如来干,好好表现,待遇优渥得很。

行者道:“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自归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范,一路上苦不可言——《西游记》

不但如来不给孙悟空什么面子,反过来,这孙猴子也有主动求如来的时候。狮驼岭金翅大鹏雕搞事情,为难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去灵山找如来,你看孙猴子有什么表现。好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美猴王,又是叫如来”佛爷爷“,又是哭鼻子抹眼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孙悟空这个时候已经看透了,什么取经计划,都是耍猴的,一场猴戏而已。他心里是一万个什么马在奔腾,咬牙切齿,没办法,装一下,如来不是喜欢演戏嘛,这回,孙悟空学到了精华,也来了怎么一出好戏。

金翅大鹏雕是佛母孔雀大明王的弟弟,如来的娘舅,吃了狮驼国那么多人,给取经人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唐僧都差点给吃了。可是呢,该放人就放人,还得给好待遇,好吃好喝,吃香喝辣,孙猴子能怎么着?干瞪眼,发发牢骚。心里嘀咕几句,也就这样了。

就是观音菩萨,也没给过孙悟空什么好脸色,张口左一个右一个”猴子“、”猴头“、”泼猴“的,没办法,人家手里有紧箍咒,县官不如现管,人家还真就管住了孙悟空,不管你心里服不服,金箍圈控制住孙猴子了,这就行——什么?不讲武德?开什么玩笑。能拿下你就是武德——帝。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及如来号称”西方三圣“,妥妥的领导大秘,心腹,领导怎么说,照做没错。

小西天小雷音寺一节,东来笑弥勒来收服黄眉大王,他就直接说了实话:

弥勒道:“一则是我不谨慎,走失人口,二则是你师徒们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看来弥勒佛真算个不可多得的厚道人,心直口快,直截了当。

我不小心,我的敲钟打更的童子流出来惹事了,直接承认理亏;取经路上的所有妖魔都是有备而来的,是早就布局好了的,这也是你们的磨难,历练,背后是谁?孙猴子你细品品,当然是大领导如来啊!

所以你看,弥勒佛虽然只是笑眯眯地直呼其名,叫孙猴子一声“悟空”,这里有奥妙啊!他不叫“大圣”,也不叫”泼猴“,而是叫做”悟空“,这是为什么呢?

意思简单,在西天灵山,燃灯是上古佛,如来是现世佛,弥勒是未来佛。就是说,如来是西天的现任大领导,他则是个”储君“、”太子“的身份,未来的接班人。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积蓄力量,跟各种有前途的大拿搞好关系。这孙悟空无疑是将来的斗战胜佛,大红人呀,有前途,得比较有礼貌,又不份;再者说了,菩提祖师也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呀,指不定将来会帮个忙什么的,他跟现任领导不合,不见得将来就没机会跟未来某个领导合作一把吧?

孙悟空对弥勒也是很有礼数,很恭敬。也许,孙悟空也有点意思,将来,还得在人家手底下做事不是?嗯,见好就收。朋友多了路好走——这人也很厚道啊。

太乙救苦天尊下座迎接孙悟空,是符合礼数的,看的是齐天大圣这个一字并肩王的招牌,而且他的坐骑九灵元圣也确实给孙悟空等取经人招来了烦,尽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他的主意,跟孙悟空来说,还真就有点理亏,先给大面子,做铺垫,然后在点名实际幕后人道祖太上老君;数落了狮奴,收走了九头狮,孙悟空面子里子全有了,摆平;如来就不一样了,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号,不是如来西天系统内的,跟玉帝都有各自的山头,大格局之外,齐天大圣的名号真对如来没什么用;而且,孙猴子还是被如来神掌给收服的,更为关键的是,如来从来都把孙悟空师徒取经路视为是一种磨练,一种锻炼,一种考核,最后会给好的待遇,从他的角度看,那就是一种恩赐。所以,如来非但不会亲自下阶迎接孙悟空,反而会摆出来一副救世主的模样,高高在上。——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同样的人事,态度,礼遇,都会不一样。

西游记里的虎力、鹿力、羊力犯了什么错,连天庭都要解决他们

要说《西游记》中最为悲催的倒霉蛋,那指定就是车迟国的三位国师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了。这哥仨跟其他妖精不一样,他们既没吃唐僧的心思,也没阻拦取经人的直接意愿,精心竭力保车迟国风调雨顺,关键还主动给三清道祖建庙宇,塑金身。结果呢?出人意料,非常不幸,这哥仨惨死在猴哥的手里。

他们没有妖精那种明显的特征,没有祸害生灵,看起来也是求个修仙的根本,能够得到上天眷顾,一心追随三清,顺带还做了很多善事。这样看的话,这哥仨来路还算比较正派的。真是死不瞑目,冤大头一个。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过错的话,就是逞强好能,跟唐僧师徒斗法,还敬道灭僧。这样的话,他们对三清乃至整个天庭系统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为什么三清或是玉帝就不能帮他们一把呢?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猴哥给活活整死。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长公子扶小苏认为,虎力、鹿力、羊力仨大仙之死,其实一点也不冤枉,车迟国事件,他们不仅仅是得罪了西天佛爷,和取经人美猴王孙悟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触及了当时神仙道的底线。一旦这个游戏规则被打破,对于玉帝乃至三清道祖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才是其中的奥妙所在。

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不许成精。

第一、动物不许成精:做妖精要低调,成仙就甭想了——三位触及了三界修仙的底线。

动物不许成精,更别说成仙了。这是神佛三界一致划定的道道,修仙的游戏规则。

我们从《西游记》中各种妖精的结局就可以看出其中奥妙。

(一)取经路上各种野生妖精的悲惨结局:

被打死的妖精都有谁呢?我们来列个大致的清单:白骨精,南山大王豹子精,花斑蟒蛇,虎先锋,玉面狐狸,九尾老狐狸和他的兄长,七彩蜘蛛精,三只犀牛精,杏仙等树妖;完胜龙女和万圣龙王,蝎子精。

白骨精、豹子精、蛇精、虎先锋、七彩蜘蛛精,犀牛精,杏仙等树妖精怪,都是完全的野生妖精,没一点神仙界的背景,直接被干掉。

玉面狐狸受到牛魔王的牵连,蝎子精直接蛰伤如来。九尾老狐狸等于是被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给坑害的。

结论:野生妖精必须死。

(二)被“特赦”,被重新召回的妖怪:

黄风怪灵山貂鼠精,黄袍怪奎木狼,金角银角大王俩童子,青狮白象,狮猁王,金毛吼赛太岁,灵感大王金鱼精,独角兕大王青牛精,黄眉大王,九灵元圣九头狮子精,玉兔精等。

这些所谓的妖魔鬼怪,严格来说,并算不上真正的“妖精”,他们都是各种神仙大佬的坐骑、童子、宠物、家属,换言之,也算神仙界的内部人士,自己人。

树倒猢狲散。妖王们被主子召回,其他逍遥小怪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死得死伤的伤,逃走算命大。狮子精的“祖翁”九灵元圣没事,他的七个子孙还不是被打死了嘛!人家在演戏,有人入戏太深,不能自拔。

结论:家养的“妖精”也是有“仙缘”的,在I仙界挂有腰牌,不能死。

(三)传说中的苟活的“漏网之鱼”。

牛魔王小妾玉面狐狸的父亲,是传说中的一只“万年狐妖”。老狐狸修炼了上万年,虽然寿终正寝,到底也没修成个仙。金角银角大王的“干娘”和“舅公”,也是一对万年老狐妖,不还是被猴哥给一棒子结果了?

通天河老鼋修炼了整整1300年,也只学会了说人话,连人形都没修成。难怪他会托取经人,求唐僧给如来递话,问结果了。

如此对比,老鼋能活,那是有原因的。一个是低调,隐忍,观音菩萨的小金鱼欺负他,占他府邸,他让给人家,不找麻烦;另一个,则是帮助取经人渡河。枪打出头鸟,主动露面,上赶着找事情,尽情表演,就完蛋了。

(四)有利用价值的被收编。

熊罴怪黑熊精被观音菩萨收去做守山大神,百眼蜈蚣蜈蚣精被毗蓝婆菩萨收做看洞大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观音收作“善财童子”,牛魔王和矜持大鹏雕被如来收走,那都是神仙大佬的需要,缘分啊大兄弟。

这就说明了神仙界的一个道道,一个三界神佛都一致认可的游戏规则——玉帝和如来联手主宰的神仙界,不许动物再成精作怪了。也是,仙界秩序稳定,一个罗布一个坑,编制满员,尽管需求者众多,可惜,这个门槛一票难求。

(五)缘由与印证。

天庭秩序是借助封神大战和封神榜建立起来的,阐教跟截教互殴,前者占据道义制高点,灭了截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玄门正宗”元始天尊和玉虚宫一派所说的那句话——通天教主截教碧游宫都是“披毛戴角”、“湿生化”之辈,绝大多数都是动物成精。

元始天尊就亲口说了,玄门修仙也是有讲究的,通天小师弟什么人都教,什么人都能修仙,这不乱套了,成何体统。

结果就是昊天封神,把已经成精的妖怪精英们收编,既成事实不能更改,但是,以后,不允许这么干了。神仙大佬被收编,三清都上天庭坐班了,灵丹妙药被严格掌管,修真秘笈被雪藏,修仙的道路被垄断了。

既得利益者们是永远不会轻易允许其他后来者们来分他们一杯羹的,蛋糕就这么大,有你没我,你多我就少,这是一条铁律。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修为也是真的,货真价实,如假包换。可惜,生不逢时,不许成精。

这哥仨既没有蜈蚣精、黑熊精和红孩儿那样大的神通,也没有太上老君、如来、观音菩萨、东来那样的好亲戚,怎么能够随便去修仙呢?供个三清你就膨胀了?修道供奉三清的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三个。

第二、阳奉阴违与道佛之争:道祖本尊也有意见。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有没有道佛之争的影子呢?应该有。太上老君就跟观音菩萨比过金刚镯、杨柳玉净瓶和如意八卦炉与杨柳枝。

不过,这个级别太高,属于妥妥的神仙打架,神佛两界神仙大佬们的比拼,一般人还真说不上话。

这个级别的大佬,是很有智慧的,有较劲,有比拼,更有相互交换意见,互相扶持、共生共荣的大格局,大视野。

就是下界做妖的妖王们,也深谙其中道理,对取经人是点到为止,嘴里嚷嚷着吃唐僧肉,实际呢,不过是走个过场,从来没下过死手。

车迟国三位国师可就有点搞笑了,拿根针当棒槌,神仙大佬们虚张声势,做个样子,偶尔摩擦,比划下拳头。他们居然信以为真,以为人家真的要拼个你死我活,势不两立。殊不知,人家早就手拉着手,去茶楼喝茶请客了,亲密着呢!他们却不明不白、不知就里地做了两者之间的牺牲品。炮灰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们来看下这三位自以为是的国师都干了些什么蠢事。

车迟国王亲政23年,这个国家就遭受了整整20年的旱灾,只安稳了三个年头。可见,他是做了什么错事,获罪与天庭,玉帝不给雨了。这就跟凤仙郡干旱无雨一个道理,凤仙郡太守了玉帝的供桌,供品给猫狗吃了,这就是亵渎天威,所以玉帝“罚俸三年”,不叫龙王给凤仙郡降雨。

求雨。和尚道士都有,就虎力大仙这哥仨冒出来了,显摆神通,瞒天过海,给车迟国降雨。

敬道灭僧。哥仨能耐大,被国王封为国师,上卿。然后,大兴土木,修建三清观,同时,推倒和尚庙,罚做苦役。甭管哪里来的和尚,统统都抓去做苦役,这一抓,就是2000个。

其中活下来500个和尚,怎么折磨都死不了。为什么呢?太白金星托梦给他们了,天上有六丁六甲、护教珈蓝暗中保护,要他们等东土圣僧的高徒齐天大圣来解救。

太白金星是谁?他是玉帝凌霄宝殿前的近臣,大红人李长庚。显然,他代表的,就是玉帝和天庭的意思。三界主宰玉帝都说了,这样做不大好,不够妥当,道佛两立是根本,道佛之争是小分歧,总体还都是天道之下的神仙嘛!

再来看三清道祖太上老君。道祖当然更是顾全大局的高人,站得高望得远。他是天庭的道祖,也是化胡为佛的老子,二元秩序,玉帝跟如来既合作有竞争,这样的局面不好吗?一家独大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容易“店大欺客”。再加上儒家,三元制衡,鼎足而立,如此,多好。

所以,三位国师又是独尊道家,又是给三清改善生活条件,表面看起来对太上老君多好多好,实际呢,在道祖眼里,他就比较讨厌这样的人。再者说了,道祖是可以随便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的嘛!想什么呢!有本事,你也学学如来,直接给十八座金山啊!你说你们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也不过是给塑了个金身而已,太吝啬了吧。

因此,玉帝和道祖都不会眷顾他们,相反,比较讨厌。尊道灭僧,这不是故意挑事,给天庭和西天找麻烦嘛!

第三、狐假虎威与触犯天威:五雷法降雨,瞒天过海,蒙蔽玉帝,扰乱仙界秩序。

降雨这样的事情,有一套符合标准的程序,最终,降雨权还是在玉帝手里,得他降法旨才算。

可是呢,虎力大仙也会,也能够降雨。我们来看下他的一番操作。

虎力大仙与孙悟空斗法,求雨。虎力大仙不得了,他也会正宗的五雷法。

他摆出了天庭二十八宿的旗子,雷神的名号,一番操作,招来了风婆和推云童子。接着,邓天君率领雷公电母急匆匆地到场。

邓天君就跟孙悟空解释,虎力大仙发了文书,烧了檄文,惊动玉帝,玉帝下旨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邸。他们是奉命前来助阵雷电下雨的。然后,四海龙王也到齐,万事俱备,就等下雨了。

后面孙悟空跟虎力大仙比接头术,虎力大仙还能拘传当地的土地公公帮忙,叫猴哥不能接头。羊力大仙也能召唤冷龙,惊动了北海龙王。

这个事情就严重了。这说明说明呢?这哥仨俨然成了一方土地主,诸侯,居然能够调动怎么多神仙,而且,就连玉帝也没办法,还得下旨照办。这是什么性质呢?不是等于把三界主宰玉帝给架空了吗?

泾河龙王是怎么死的?就是违规降雨,自作主张,私自改了时辰,克扣点数。越俎代庖,替玉帝拿主意。你把玉帝放哪里了?所以,泾河龙王必须死,人曹魏征梦斩之。

会神通,有能力是一回事情,能不能真的去做,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大白话就是,你得有资质,有证书,符合正规程序。会开车不等于就能随便开,要考驾照,要遵守交通规则。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哥仨虽然自称“大仙”,实际上依然是“妖精”的身份,有点神通是真的,但是,不好意思,还没被天庭认可。你一个妖精,怎么可以说降雨就降雨呢?能呼风唤雨的妖精多了去了,低调,守拙,才能避祸。

这一点,也是犯了玉帝的大忌,又没人说情,那只有死罪了。

正好,取经人路过,哥仨遇到了孙猴子。你说你遇到谁不好,偏偏遇到了猴哥。美猴王爱较真,好死理,到哪里都喊“俺是大闹天宫的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谁敢不给个面子?好么,他们仨居然敢跟美猴王较劲,掰手腕,弄神通。结果,悲剧了吧。

玉帝说了,就等孙悟空来收拾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呢!老白就是证人。

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他们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既跟他们的身份有关,也是自以为是的结果。西游世界中,神佛三界不许动物成精,这是一条铁律,也是一道底线。作为妖精,只有低调,才有可能存活。而这三位车迟国国师却没有自知之明,以为拜三清,就跟人家站到一个队伍里了,狐假虎威,有恃无恐。做奴才的命,却替“主子”出头,引起道佛之争。在三清和玉帝眼里,只不过是阳奉阴违,一出滑稽戏而已。野路子降雨,随便召唤一整套神仙班子,还有点要挟三界主宰玉帝的意思。扰乱天庭,触犯天威,如此种种,三妖必死无疑。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